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3-06-29 04:05:19 浏览: 次
财务人员如何对账
财务人员如何对账 所谓对账,就是核对账目。
其目的是防止和避免编制记账凭证和登记账簿的差错,以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切实做到账证、账账、账实相符。
各单位应定期(每年至少一次)核对各种账簿记录,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对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账证核对 账证核对应就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与账簿记录中的'
各项经济业务核对其内容、数量、金额是否相符以及会计科目是否正确。
根据业务量的大小,可逐笔核对,也可抽查核对。
如发现有差错,应逐步查对到最初的依据,直至查出差错的原因为止。
2.账账核对 账账核对要求做到账账相符,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检查总分类账户的记录是否有差错。
可以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进行检查,如果借贷双方金额试算平衡,一般说来没有错误,如果借贷双方金额不平衡,则说明记账有错误,要作进一步的检查。
(2)检查总分类账户与所属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记录是否有差错。
有如下两种方法: ①通过编制明细分类账本期发生额及余额明细表或财产物资的收发结存表与总分类账户核对,如有不符,应进一步查找差错所在原因。
②加计各明细分类账户中的本期发生额或余额合计数,直接与总分类账户的相应数字相核对。
这种方法可以省略上述明细表的编制工作。
3.账实核对 账实核对要求账簿记录余额与各项财产物资和现金、银行存款及各种有价证券的实存数核对相符。
核对的方法是财产清查。
对固定资产、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现金等,均应通过盘点实物,并与账存数核对,看其是否相符。凯时国际在线官网
;
。
会计对账的方法有哪些
会计对账的方法有哪些 对账简单地讲就是核对账目,具体讲就是定期运用各种账簿记录进行核对,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和账表相符,以保证账簿记录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保证会计报表数据的真实可靠。
那么对账有什么方法呢?下面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账就是核对账目。
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各单位应当定期将会计账簿记录的有关数字与库存实物、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往来单位或个人等进行相互核对,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对账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就出纳工作而言,对账的主要内容是: (1)账证核对。
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
(2)账账核对。
核对不同会计账簿记录是否相符。
包括:总账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对;
总账与明细账核对;
总账与日记账核对等。
(3)账实核对。
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财产等实有数额是否相符。
包括: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核对;
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核对;
各种应收、应付款明细账账面余额与有关债务、债权单位或者个人核对等。
对账的内容包括: 1、账证核对 账证核对就是各种账簿(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以及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与会计凭证(记账凭证和所有附加的原始凭证)进行核对,做到账证相符。
这种核对,一般是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月终如果发现有差错,则回头将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逐一核对,以查明原因。
2 、账账核对 账账核对是各种账簿之间的有关记录相互核对。
核对内容如下: 各总分类账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与贷方发生额合计数核对相符,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与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核对相符。
总分类账的借方、贷方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与所属明细分类账的借方、贷方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之和应核对相符。
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与总分类账余额和银行存款账户的余额核对相符。
会计部门财产物资明细分类账的'
期末余额与财产物资保管和使用部门的有关财产物资明细分类账的期末余额核对相符。
3 、账实核对 账实核对是把各种财产物资的账面余额与实存数额进行核对。
一般通过财产清查的方法进行,财产清查这种会计方法在后面章节中着重阐述。

账实核对包括: (1)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同库存现金的实际数相核对。
(2)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经调节后核对相符。
(3)各种材料物资明细账分类账的账面余额与实存数量相核对。
(4)各种应收、应付款明细分类账的账面余额与有关债权、债务单位的账目定期核对。
4 、账表核对 账表核对,是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报表有关内容核对相符的简称。
保证账表相符,同样也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
由于会计报表是根据会计账簿记录及有关资料编制的,两者之间存在着相对应的关系。
因此,通过检查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数据与会计账簿有关数据是否一致,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
;
。